據中華商標協會證實,中國大陸地區的商標注冊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,達到220多萬件,其中外資企業占20% ,剩下大約170萬個注冊商標都屬于中國企業。至此,中國市場上的品牌總數堪稱世界第一。
170萬個商標品牌,是否說明中國成為品牌大國?當然不是,實際聲,這170萬個品牌與強勢國際品牌相比,100%處于弱勢地位。對此,《2010中國企業品牌管理能力白皮書》說得好:“中國眾多的企業家們……對品牌的理解還處于西方國家19世紀50年代的水平,也就是一味追求品牌數量的階段。”
筆者曾參與對1700多個中國企業進行的抽樣研究,結果發現中國企業品牌管理的特點是“三強三弱”:意識強戰略弱,產品強形象弱,投入強產出弱??梢哉f,中國企業在意識上普遍認同品牌對企業的重要性,然而這種意識卻沒有很好地體現在實際戰略規劃上,戰略規劃能力遠跟不上意識力??傊?,無論在了解品牌競爭戰略基本規律,還是在掌握品牌營銷的戰略要點上,大多數中國企業一籌莫展。
因此,正視當前我國企業的品牌管理現狀,在現階段,企業家不應該增加新品牌,收購新品牌,反而應大幅精簡現有品牌數量,集中精力與資源優先打造拳頭產品的強勢品牌,否則不僅事倍功半,甚至可能最終淪為有商標無品牌的尷尬境地,錢沒少花但收效甚微。
事實上,品牌數量的問題在西方品牌發展過程中早有定論。從實戰角度而言,“多則惑,少則明”的道理,企業家們其實也并不陌生,但是習慣思維使然,總覺得“10個品牌成功1個”總比“1個品牌成功1個”的機會更大,更何況看到寶潔公司、聯合利華等500強企業炫目的多品牌戰略,便心儀神往。但現實如此殘酷:170萬個中國品牌,無一領先于世界。
殊不知,品牌是一個精品工程,品牌的質量不是靠數量、運氣建成的,這就需要企業家沉下心來,以事實和數據為基礎展開品牌定位,精益求精地進行營銷策劃。以寶潔當年進入中國市場為例,它任何1個品牌的定位與戰略制定都先后花費2-3年的時間研究,建立與營銷也先后用3-5年的時間,投入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更是2-8倍于產品設計研發的投入,它的多品牌的成功是有理由、有條件的,山寨式模仿往往只會“東施效肇”。
綜上所述,中國的品牌不是太少,而是太多,多而不強!建議我們的企業家們學會“減法”、“加法”和“乘法”的三階段布局戰略。對許多企業而言,現在是“減法”階段,應精簡品牌數量,集中力量打造優勢產品品牌,調研為主,策劃為輔,用精品工程的思維建設強勢品牌。在這之后,才能進入“加法”和“乘法”階段,真正成為品牌化企業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其它動態
- • “皮革護理員”正式更名為“皮革護理師
- • 2022年度洗染行業企業標準“領跑者”專家評審會在京召開
- • 中國商聯洗染委2023年工作要點發布
- • 權威發布|《中國洗染行業發展報告2021》
- • 協會工作 | 北京市洗染行業協會第七屆一次會員大會圓滿舉行,郭繼東當選新一屆會長
- • 關于征集2022洗滌事故高發衣物案例的函
- • 中國商聯洗染委年度工作交流會議在京召開
- • 協會工作 | 北京市洗染行業團體標準啟動會順利召開
- • 協會工作 | 山西省消協、洗協召開《山西省洗染服務消費爭議解決辦法》發布暨承諾簽約會議
- • 中國商聯洗染委赴湖南考察調研
- • 中國商聯洗染委赴湖南考察調研
- • 商務部等5部門關于印發《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》的通知
- • 洗染服務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第五版發布
- • 1月4日洗染行業一句話新聞